十年砥砺,烛照乡村——“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计划”十年回顾暨第30期“烛光课堂”在京举办

 

秉烛光之明,谱奉献之歌

 

 

 
  “教育不仅能改变乡村孩子的命运,更能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带来希望,我将继续不断努力探索,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让他们走出大山,拥抱更光明的未来。”来自四川省凉山州的奉献教师代表卢华会在“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计划”十年回顾暨第30期“烛光课堂”开班仪式上的发言,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近日,“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计划”十年回顾暨第30期“烛光课堂”在北京顺利举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党委书记梅峰,TCL科技ESG办公室副主任、TCL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磊等出席仪式。 “第十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计划”推选出的170多名优秀乡村教师到场,与现场嘉宾共同见证烛光奖计划十年来砥砺前行的成效。上海市展望发展进修学院作为活动的承办方负责整场活动的策划、组织及培训工作

 
  “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计划”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于2013年共同发起,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选资助一批优秀乡村教师,采取资助、培训一体的运作模式,支持教师扎根乡村,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仪式现场,一部展现烛光奖计划十年发展变化的视频带领现场嘉宾回顾了项目开展的点滴历程。
  十年来,“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计划”覆盖了全国23个省份的500多个县,来自3000多所学校的3800名优秀乡村教师获得了资助,投入资金超过4700万元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尊重知识、尊重老师,这个国家与民族才有希望。”梅峰在致辞中指出,“‘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计划’实施十年,致力于用公益的力量关注并褒扬乡村教师,用实践贯彻落实教育强国的国家战略。中国青基会希望联合更多的社会力量,助力推进缩小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差距,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刘磊表示,十年坚守,是TCL公益基金会与中国青基会的共同努力。十多年前TCL开始关注乡村教师领域,逐步影响社会更多力量参与进来,这是聚水成流的力量,希望这种力量能够持续下去,让更多人参与到教育改变的进程中来。

  本届“烛光奖计划”共推选出400位优秀乡村教师,他们在教学上有着扎实的成果,在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作用。梅峰与刘磊共同为教师代表颁发纪念证书,以此鼓励他们在教育事业中继续做出贡献。

 

课堂教学,持续为乡村教师赋能

 

 

 
  本次培训班为期一周,内容涵盖思政课堂、管理能力提升、科技赋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致力于提升乡村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完善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

 

 

 

  在培训中,中央党校督学专家张玉杰教授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讲述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他带领参训教师一起回溯历史,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小学学科教育处处长黄旭光为参训老师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案例和推广举措,提升了教师们的备课和授课水平。
  曾荣获第七届“TCL希望工程烛光计划”创新教师、湖南省隆回县岩口镇天壁完全小学校长陈勇作为特邀讲师,分享了自己的创新实践经历,他着重讲述了乡村学校如何开展科技创新,用科技筑梦孩子成长。
  资深心理咨询师、教师效能训练讲师刘振瑛和清华大学积极社会心态研究中心贾新超博士,为老师们传授了高品质沟通的五种技巧和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运用,共同探讨通过兴趣开启、任务驱动、目标激励、价值引领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来自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板蚌乡麻栗小学的张忠明表示:“这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将把这次培训的收获应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帮助乡村学生更好地成长。”

 

实地研学,拓展教育视野

 

 

 
  老师们来到党史展览馆参观,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实物、一页页翔实的档案资料、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让大家对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张玉杰教授讲授的思政课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并表示要在教学实践中,把立德树人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在中关村第二小学,老师们领略了北京学校的校园文化,学习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先进教育经验,探索交流了新时代高质量的育人路径。值得一提的是,中关村二小的社团文化及学生作品也给老师们带来了启发,为如何提升乡村学校素质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思考。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短短一周的培训,为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们搭建起彼此间的交流桥梁。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培训,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得以提升,思维和眼界得以开阔,教学业务能力得以完善,他们要将所学、所想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将“烛光奖计划”赋能更多乡村教师及青少年,为新时代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通过交流与合作

链接世界资源、拓宽人才视野

共建开放、互联、可持续的未来!